Adams接触与穿透讲解及故障解决

2025-08-20
图片

一、接触力计算方法

ADAMS 提供三种接触力计算方法,Impact 因适用性广成为主流:

  • Restitution(恢复系数)

    基于回归补偿算法,通过惩罚参数(单面约束)和回归系数(能量损失)计算。


  • Impact(碰撞)

    调用 IMPACT 函数,基于赫兹接触理论,正压力为弹性力与阻尼力叠加,是工程分析核心方法。


  • User Defined(自定义)

    支持用户自定义接触算法,灵活适配特殊场景。


二、接触力模型(正压力 + 摩擦力)

接触力分解为正压力(Impact 法)和摩擦力(Coulomb 法),参数定义及物理意义如下:

  1. 正压力参数

    • K(刚度)

      N/mm,反映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,硬度越高 K 越大(金属 > 塑料 > 橡胶)。


    • C(阻尼)

      N・s/mm,通常为 K 的 0.1%~1%,影响碰撞力曲线平滑度。


    • e(力指数)

      刚度项贡献因子,决定穿透量对弹性力的影响程度(金属 1.5,塑料 2,橡胶 1.1)。


    • δ(穿透深度)

      mm,阻尼达最大值的临界穿透量,多数场景取 0.1mm。


    • V(法向相对速度)

      mm/s,δ 的一阶导数,影响阻尼力大小。


    • R(恢复系数)

      表征碰撞后动能恢复程度,值越大能量损失越小(橡胶 > 尼龙 > 金属)。


图片
  1. 摩擦力参数
    基于静 - 动摩擦转换模型,关键参数:

    • μs(最大静摩擦系数)

      μd(动摩擦系数):μs>μd,润滑状态(Greasy)下显著小于干燥状态(Dry)。


    • Vs(静摩擦转变速度)

      mm/s,多数场景取 0.1,速度低于此值为静摩擦。


    • Vd(动摩擦转变速度)

      mm/s,多数场景取 10,速度高于此值为动摩擦。
      图片



三、典型材料接触参数汇总

不同材料组合的参数差异显著,核心参数如下(共性参数:δ=0.1mm,Vs=0.1mm/s,Vd=10mm/s):

图片

关键规律

  • 刚度 K:金属(Steel>Aluminum)> 尼龙 > 亚克力 > 橡胶,与材料硬度正相关。
  • 恢复系数 R:橡胶(0.8)> 尼龙(0.5)> 亚克力(0.4)> 铝(0.2)> 钢(0.15),反映材料弹性差异。
  • 摩擦系数:干燥状态(Dry)> 润滑状态(Greasy),如钢在 Greasy 时 μs 降至 0.08(约为 Dry 的 1/4)。

四、仿真穿透现象及解决

  1. 穿透原因

    • 模型复杂:接触判断准则失效;
    • 步长不合理:接触瞬间未及时调小步长;
    • 积分算法不当:稳定性不足导致求解误差。
  2. 解决措施

    • 简化模型几何,保留关键接触区域;
    • 优化步长(接触时系统自动调小,可手动设置初始步长);
    • 更换积分器(默认 GSTIFF 求解失败时,换用稳定性更高的 BDF)。

五、积分器与求解参数

  1. 积分器(刚性系统适用)

    • 效率:GSTIFF > WSTIFF > BDF;
    • 稳定性:BDF > WSTIFF > GSTIFF;
    • 应用:常规用 GSTIFF,收敛困难时换 BDF。
  2. 积分格式

    • I3:快速低精度;SI2:高精度(考虑约束,慢);SI1:更高精度(计算成本高)。
  3. 积分误差:默认 0.001,误差过大会牺牲精度,过小则延长求解时间。

总结:ADAMS 接触仿真需结合材料特性合理设置 K、e、摩擦系数等参数,通过优化模型、步长及积分器减少穿透,最终实现与物理现象一致的仿真结果。

可参考此文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508744298

公众号直接输入"adams关键词”检索历史精品文章

如需一起讨论,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:客服


分享
写评论...